ISO14001认证年度合规性评价报告
一、评价依据
环境、职业管理体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、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11部 环境保护法律、3部行政法规,7部部门规章、8部 标准;中华人民共和国生产法、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法等5部 法律、9部行政法规、22项部门规章和34项标准;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、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等5部 职业卫生、劳动保护法律、3部行政法规、12项部门规章,11项职业标准共计130条法条(包括标准)作为合规性评价的依据。
二、检查的对象和评价的内容
根据 环境、职业卫生劳动保护和生产的法律法规设计了相应的检查表。检查表共设定了环境保护、排污控制、能资源管理、危险废物控制、管理、交通管理、消防管理、特种设备管理、计算机管理、危险化学品管理、内部保卫管理、工伤管理、职业和劳动保护管理、女工劳动保护管理、工作场所职业危害管理劳动防护用品管理、职业监督管理共十六项检查对象、54项需要建立的管理制度、117项需要建立的运行记录作为检查的内容。
三、评价的方法
根据“合规性检查表使用指南”对评价的方法做了规定,当规章制度合规项>90% ;运行控制合规项>90%,则表示公司一年遵循法律法规的行为为合规,反之就不符合 法律法规的要求。
公司在组织开展合规性检查和评价的过程中,要求公司和分公司均需要进行合规性检查和评价,并结合环境管理体系所所确定的重要环境因素,职业管理体系所确定的不可接受风险进行评价,同时进行环保、职业投入的数据统计,以证明在环境保护、职业和生产的过程中,获得了公司或分公司财力上的支持。
评价还要求公司和各分公司提供由**区环保局(可能时)、**区安监局出具守法证明以见证2018年没有发生过环境污染、人身伤害等事故事件。
四、评价发现
一) 根据公司和分公司递交的合规性检查表以及统计的数据,公司一年来没有发生环境污染和人身伤害的事故事件,公司也没有受到因违反了 环境保护、劳动保护和生产的各类处罚。
二) 评价中发现,针对 法律法规要求建立的54项包括环境保护、职业、劳动保护、生产和特种设备的管理制度已完成
五、合规性评价
从本年度合规性检查结果来看,我公司没有违反 法律、法规及相关标准,能严格遵守 有关环境和职业管理方面的相关规定,密切关注法律法规的变化,并适时调整,严格按体系标准执行。对于合规性评价分析所发现的薄弱环节,公司和分公司将制定改进措施,以持续改进公司和项目的管理绩效。一年来,公司遵循 法律法规,遵章守纪,依法办事,本次评价为守法行为良好。
博慧达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经销批发 山东济宁AS9100认证,在消费者当中享有较高的地位,公司与多家零售商和代理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。本公司经销的[关品种齐全、价格合理。博慧达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实力雄厚,重信用、守合同、确保产品质量,以多品种经营特色和薄利多销的原则,赢得了广大客户的信任。
企业往往缺少对应急准备和响应措施的适用性评价和评定。应急准备和响应是对潜在的重要环境因素控制的一种特定形式,ISO14001标准中的其他要素都是围绕重要环境因素来开展管理活动的。潜在的重要环境因素如火灾事故、防汛防台(风)、化学品使用及高温高压设备的使用等,只有不断对应急措施作出修订和完善,才能减少事故发生后造成的环境影响。比如一个企业仓库很大,放有很多易燃物品,存放在火灾的隐患,却发现仓库里只配备了两和灭火器,还放在不显眼的角落,这样对事故的发生就不能进行很好的响应。事故的发生概率很低,但是必须做好发生的准备,要有足够的措施来应急
企业在演练或事故发生后要及时评审和修订应急准备和响应措施,寻找差距所在,寻求机会,实现更进一步的改进。在完成演练预案或事故发生后,总能发现应急准备和响应程序上的不足和措施准备上欠缺的地方。不断地更新程序,提出改进建议和措施,为将来运行体系打下良好充分的基础,体系的实施也就有了可靠、有力的保障。
环境管理体系的成功实施,需要组织的全体员工的参与,不能认为只有环境职能部门才负有这方面的责任,组织内的其他所有部门都不能置身事外。环境管理的特点本身就决定了它管理内容的广泛性,不仅包括生产制造过程的环境因素的管理,也包括动力、后勤、物业管理等多方面的内容。
整个体系是否能够被很好的建立与保持,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管理者的参与程度。为此 管理者应指定一专门的代表(即环境管理者代表),代其全权处理有关环境管理方面的事务,其职责是建立、实施、维护环境管理体系,并向 管理者汇报。由于环境代表所维护的环境管理体系覆盖面很大广,所以其应具有权限与能力来协调、支配组织的相关活动、部门人员。
除了环境管理代表之外,各管理、职能部门也承担着各自的职责。生产部门自然应负责生产线环境因素的管理与控制,动力部门除了要保障动力供应外,还负责用电、用水、用气进行统计,核定消耗、制定节能措施等。这些职责不能完全独立于原有职责之外,要尽可能融合起来,利用原有的系统发挥作用。
管理者还应确保提供环境管理体系人实施与保持所需的必备资源,包括人力资源、财力及物力等各方面,还应有相应的技术支持。